家長或老師不時會遇到孩子「挑戰底線」、「屢教不改」的情況,
內心難免會湧現煩躁挫折等情緒,原本好好說的話,
最後變是命令、指責、比較或貶低來喝叱孩子改變當下的行為,
並期望孩子會記得「學精」,
但往住下次不當的行為會再次發生,讓關係持續處於緊張狀態。
腦神經科學研究表示,孩子很難在情緒高漲(尤其是恐懼)時學習到反思,
記得的可能就只是「自己好糟糕」或「對方的不好(惡)」。
親子教養對話的目標在於溫和堅定的陪伴,
引發孩子覺察自身情緒,
理解需要、認識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,
最後透過一次次的練習如何去做合適的抉擇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