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中的客廳、廚房的冰箱,都放置了一些零食與飲品,而這些食品都是母親購置給孩子們享用的。有一天,當我在吃飯的過程中在冰箱裡拿出一盒紙裝飲料,同時與母親說她買的飲料已經過期後,母親就變得一言不語,感到氛圍不對的當下亦感到無奈與困惑。後來晚飯結束,本該由我負責的洗碗,母親默默的走到廚房清洗,見到母親的行為,我走到廚房與母親對話。
我:「你怎樣了?」
母親:「沒事。」
我:「今天是我洗碗,我看到你做了,感到有些奇怪,而且看到你晚餐沒有說
話,我在想是不是沒有喝你的飲料,過期了你不開心?」
母親:「你們就是不愛吃我買的東西的。」
聽到母親的話後,有感受到母親的屈委與失望,原來母親的不悅不單單是因為食品過期了,還有一個想法是孩子們不接受她的東西,拒絕母親對孩子表達「愛」的方式。
一般情況下,我們解讀他人的情緒會傾向與當下的行為作連結,然而看到的外在行為就如冰山的表面,內在動機與需求深藏在冰山的深層,只憑觀察是無法了解的,需要透過「對話」才能夠真正的了解。
而透過保持對一個人的好奇心是探索冰山的重要關鍵,探索行為背後的成因及細節,了解事件的脈絡,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與他人的情感需求。在上述的事件中,本來是感到莫名其妙的,心想只是一個飲品過期應該不用板著臉。但在與母親的對話後,才了解到母親情緒背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需求,是表達愛和與孩子連結的需求,而並不單單是一個食品過期。而在了解情緒的原因後,才能更有效的處理問題和修復關係。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