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心理治療中心 培甯

心理日常-78

人際相處中常存在需求互動衝突下,

以致各自呈現出不得不的回應狀況,

結果是其中一方或甚至雙方都會感到挫折失落

(例如:親子、伴侶、朋輩、職場上),

並困在不解究竟最終為何會走到這地步。

最近朋友向我傾訴一個困境:

「若果想要創造真誠一致的關係,有些覺得不合適的  

   想要讓對方知道,但說出的話可能讓對方感覺受

   傷,那是否有必要說出來?」


我想起宋代青原禪師「三重境界」

  • 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我們感受到的只是表面的痛苦,如同看山是山,水是水,沒有深入的思考。這時候,我們可能會感到孤獨或失落,但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。

  • 禪悟漸深,則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隨著自我反思的深化,我們開始質疑自己對人際關係的認知。這階段我們意識到「山」和「水」背後的意義。失落的關係不再只是孤獨的感受,促使我們思考這無力困境可能來對自早期重要他人期望上的落空。

  • 徹悟后,看山仍然山,看水仍然是水。自我覺察:當我們能夠看到情感的根源,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渴望時,並知真實的關係並不只存在好壞對錯,而是可以包含著彼此。這樣我們便能開始調整自己的情感模式,學會設立界限,並以更健康的方式與他人互動。


這智慧和心理學中的理念不謀而合




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コメント


bottom of page